2025-11-06
面对汹涌而来的新职业,高校教育是否做好了准备?各种观点在交锋:有研究者认为,象牙塔里的高校教师未必跟得上行业最新趋势;也有研究者认为,学校教育需要培养、教授学生的是基础知识与核心能力,没必要与新职业亦步亦趋。
从学校到职场,毕业生缺什么?
在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方世心看来:“高等教育无法完全支撑年轻人职业发展,已经不是全新的话题。”
高校传授的书本知识与用人单位的实践需求脱节的情况,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我们经常收到行业的反馈,企业对毕业生所期待的人才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力不太匹配。”方世心说。她曾在国内的一些理工科院校做调研,有学生反映,他们在校内实践课上使用的机器,落后于工厂实际使用的机器三代以上。
即便在一些前沿新兴行业——在很多人看来,不少新兴学科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与行业的匹配度更高——这种状况也没有太多的好转。
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前沿行业人士跟方世心的交流中,就有这样的反馈意见:多少有点衔接不上,学生尤其缺乏实践能力。
王女士(化名)在国内一家颇具规模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10年了。她在工作中观察到:“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行业,需要员工具备相关技术背景和知识,包括电动汽车技术、软件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电池技术等等,而目前学校内部针对性的横向交叉学科培养较少。”